龙游石窟是浙江省一处古迹群,为巨大人工石穴群,位于衢州市龙游县城衢江北岸3公里处的凤凰山,被誉为世界石造奇迹,推测为春秋至汉朝间开凿,至今使用何技术建成依然成谜。龙游石窟是迄今所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下人工建筑群。[1]
长期以来石穴群中被积水填满,而其积水已经成为当地村民生活灌溉用水,但水深无法测定而得了“无底塘”之名,直到1992年6月9日吴阿奶与其他三个村民抽水捞鱼,利用四台抽水机抽了17天将水抽干,露出了浩瀚的内部工程结构。附近衢江、灵山江交汇处有个小县城,县名“龙游”,于是考古界以龙游石窟命名。石窟再现之初曾被认为是一个废弃的采石场未引起关注,直到六年后1998年间开始引起考古界震惊,大量研究展开。
在2003年12月,龙游石窟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4A级旅游区,成为衢州市首个国家4A级景区。石窟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至今龙游谜团依然是考古界千古之谜,未有人能准确说出其来龙去脉、建造用途、建造者,只能约略推估历史在两到三千年间。[1]
浙江大学的褚良才博士在十多次现场考察并阅览各方面史料后,提出龙游石窟最早开凿于西汉宣帝“边郡皆筑仓”时的仓库说,其功能是储备粮食、货物及战备武器,并经历代尤其是隋朝时就叫“北常平仓”,在那时就已被列入古迹。褚博士还发现了两个很有说服力的典型洞窟,一个是在童坛山上游不远处的簸箕洞(宋代有记载,称其“千古万年”),另一个是在下游不远处的石岩洞,然此为一家之言,对于一些谜团仍然未解。[2]尤其是洞窟既然容易积水,在没有抽水机的古代又要如何储藏害怕潮湿的食物或带有木制零件兵器。